同时,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新水用量由上年同期的11.55立方米每万元,下降为10.35立方米每万元,降幅达5.55%。
措施
细化用水指标 结合各区实际制定方案
科学节水如何实现?在这项工作背后,有一个承担科研工作、提供技术支撑的“智库”团队——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。
市水科学院副总工程师杨胜利介绍,跟传统节水相比,“节水型社会”更强调节水的科学性、综合性和全面性。对此,市水科学院研究细化了节水型区创建考核涉及的11项具体指标及其数据收集与计算方法,包括人均生活用水量、万元GDP耗水量、主要工业行业的用水达标率、农业和园林绿地节水灌溉面积比例等。
同时,市水科学院结合北京各区特点情况,通过支撑各区制定“节水型区创建实施方案”,依据考核内容、评分标准、指标计算等内容,具体提出开展节水型区创建的任务及其职责分工、组织方式、推进路径、进度安排和保障措施等,直接指导各区开展创建工作。如针对平谷区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过半的特点,提出农业机井安装智能水表、建立数据收集信息平台等措施,重点提升节水设施正常运行率、农业节水灌溉面积比率等指标;针对东城区,新水用量主要集中在服务业和居民家庭,则通过开展节水型单位、节水型社区创建,推广高效节水器具等举措进行创建,从计划用水覆盖率、人均生活用水量等指标上进行改善。
市水科学院还承担了市科委“北京城市副中心节水型社会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”项目,研究提出的《北京城市副中心节水型社会建设优化方案》,将从管理节水、行业节水、非常规水资源利用、社会节水四个层面提出城市副中心节水型社会建设新模式。
目标
把用水管理精确到每一个地块上
农业节水是北京节水工作的重要一环,由粮田、菜田、果园组成的“两田一园”是北京市划定的农业生产空间。2017年以来,市水科学院组织完成了“两田一园”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模式、运维标准等技术文件,协助顺义、大兴等6区编制了“两田一园”高效节水方案。
杨胜利介绍,市水科学院还依据近年来积累的60多种作物节水灌溉试验成果,编制发布了北京市地方标准,明确了全市主要农作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用水标准,“例如种冬小麦,在平水年,喷灌模式下的用水定额是一年180方每亩”,为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,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提供了技术依据。同时,市水科学院还研发了以农田图斑为基础的农业用水管理平台,“可以快速采集农田位置、种植类型、灌溉设施、水源状况等,实现对每村每户、每个机井地块的用水总量‘实时监控’。”
了解更多请登陆 水泵控制器 http://shuibeng.b2b.bidaec.com/